当前所在位置: 巧兔教学 > 生活常识 >

国营农场属于什么单位

发布时间:2023-03-22 15:04 作者:奇闻话古今 点击: 【 字体:

国营农场属于什么单位?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,来看看!

如今依然还是政企合一的三家企业,体量庞大,其中一家是部级,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奇闻话古今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对您有帮助

国营农场属于什么单位1

大家都知道,中央近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国企改革,特别是对于一些政企不分的企业,更是大刀阔斧的明确了职责,政企分开,才能更好的去发挥效力。但是,对于一些本身就比较复杂,执行确实有困难的企业暂时还保留了这种政企合一的局面,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三家企业。

一、国家烟草专卖局(中国烟草总公司)

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、垂直管理、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。国家烟草专卖局、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“人、财、物、产、供、销、内、外、贸”进行集中统一管理。1981年5月,国务院决定对烟草实行国家专营;1982年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;1983年国务院发布《烟草专卖条例》;1984年设立国家烟草专卖局,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套机构、两块牌子。

目前,全国烟草行业职工总数约55万人,设有省级烟草专卖局(公司)33家,地市级烟草专卖局(公司)451家,县级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或营销部)2417家;省级卷烟工业公司19家,卷烟生产点94个;打叶复烤企业26家;各类多元化企业512家;在境外投资设立卷烟工厂和配套企业30家。另有直属科研单位和烟机、醋纤等生产企业。全国有520多万户卷烟零售户,100多万户种烟农户,烟草产业涉及2000多万人的就业与生计。2018年全年实现税利总额11556.2亿元,上缴国家财政总额10000.8亿元。

二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:(北大荒集团)

总局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直属机构。其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,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,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。

1972年黑龙江省设立国营农场管理局,并于1997年改组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,1998年3月,经国务院批准,组建黑龙江北大荒集团,与农垦总局并列,二者为“一套机构,两块牌子”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辖区总面积5.54万平方公里,现有耕地4353万亩、林地1387万亩、草原514万亩、水面385万亩,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。下辖9个管理局、113个农牧场,1048家农林牧渔业单位,1793家法人企业,分布在全省12个市,总人口167.2万人,其中从业人员77.7万人、在岗职工37.5万人。

三、黑龙江省森工总局:(龙江森工集团)

1962年11月,国家决定在哈尔滨设立东北林业总局,负责东北、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全面工作,整个森工国有林区实际是由国家直接管理。二是1967年9月,国家将林业总局下放给省政府,实行国家和省双重领导,省里负责人事、财务管理;国家负责林业生产计划、基建投资、产品调拨、物资供应、森林资源管理等,林业总局自此成为“下放直供”单位。1995年11月,中国龙江森工集团和中国龙江森工(集团)总公司挂牌,保留省森工总局,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,统管全省森工系统工作。

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下辖伊春、牡丹江、松花江、合江等4个林管局、40个林业局、627个林场(所)和1 7个林产工业企业、4个林机修造企业以及公检法司、科研院所、文教卫生、森林调查、建筑施工等处级以上企事业单位140个。林区人口167万人,职工35.9万人,离退休职工2 7万人。40个林业局跨全省10个地市、37个县(市)分布,其中跨省分布的有4个局、跨2个以上县(市)分布的有19个局。

国营农场属于什么单位2

宾阳县,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词是宾阳货,好与坏请细品,其实历史上的宾阳比首府南宁的行政地位还要高。北宋悍将狄青南下平蛮后北归,守将岑仲淑驻守宾州府,岑仲淑就是后世统治广西中西部达400年之久的岑氏土司先祖,清朝末年云南总督岑毓英还在宾阳重修岑仲淑墓。土司在北方统治者的认知里是野蛮的意思,朝廷更换南蛮必有一战,战后就有收容蛮人的地方,古代叫大牢、民国时期叫监狱,解放初期叫劳改队,后来叫农场,90年代之后又沿用民国的称号监狱。

廖平农场始建于1951年,表面看是国营单位的农场,实则是一所监狱,原名叫广西第六劳改支队。解放初期主要关押的是国民党顽固派、敌特,顽固不化、思想腐朽的大地主,以及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土匪。劳改就是劳动改造的意思,解放初期有很多政治犯,通过劳动改造后让政治犯能融入新生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来,同时还能练就一手本领在新社会中生存。

解放战争、剿匪俘虏到众多的敌特,劳改大队就是收容敌特的地方,思想改造好的教育一下就释放回家,还可以领到两大洋的路费,思想转换比较慢犯人,劳动改造时间就会长一些,就好比如国军将领王维,思想过于顽固,改革开放后才放出来。劳改队分有等级,犯大罪去的劳改队比较差些,劳动改造的程度也比较重。解放初期的劳改系统,第六劳改队算是比较好的。

百色、柳州、桂林、南宁、玉林的劳改队大多数都是去矿井挖煤,第六劳改队当时是烧砖的。1951年出于人性化管理,同时不让人用眼色去看劳改大队的人,国家就取比较亲民的名字叫农场。廖平农场是对外称呼,对内名字叫黎塘监狱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企业单位,解放初期只有砖厂,后来又相继建起糖厂、水泥厂、水厂、养殖场等附属单位。廖平农场的下属单位就是让劳改犯们干活的地方,有报酬但不多,这就是劳改犯出监狱后有安置费的原因。

50—80年代30年间没有监狱,因为那时候罪大恶极的人少,人人举报的年代谁都不敢乱来。70年代文革期间出于两派斗争而产生犯错的人,犯错的人就要参加劳动改造和思想改造,没有劳改犯的说法。改革开放后劳改犯增多是因为体制改革,大量工人失业还有大批待业青年无所事事而走向犯罪。80年代之后就开始有劳改犯的说法,第一次严打时农场就爆满过一回,90年代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,大量待业青年游手好闲,最后走向犯罪道路,监狱又再一次爆满。

1996年,我们村有个小伙子经常去盗窃,最后被抓去鹿寨4年,回来后变了个人似的,一车甘蔗8吨,两天时间一个人砍一个人装车,人家都笑话说去鹿寨4年比上4念大学还要值得。8吨甘蔗自己砍自己装车,那也是因为甘蔗地在公路的上方,搬运比较方便,冬天体力耗费不大,白天砍甘蔗晚上搬到路边,连续两个白天砍甘蔗,第二天晚上装车到晚上11点才装完。当时他家种的也就3车甘蔗,要是种有10车甘蔗,两天干1车一个人干不来。

我们村还有个青年父母去世得早,下有两个弟弟日子难熬,又不肯种地干活,整天在外瞎混,最后被抓到监狱劳改5年,放回来时有钱花而且皮肤白白嫩嫩的让人羡慕。但长时间的劳改生活彻底跟社会脱钩,不适应快节奏生活,参加过劳动改造的人都不受待见,只能外出打工。刚过去半年他家人接到公安局寄过来的文件,说是二进宫,没过半年他家人就接到骨灰盒,具体怎么死的的不知道,有人说是病死的,有人说是被打死的,那时服务行业不是很发达,可能都没有接近过异性就这么死翘翘确实挺可惜的。

农场改名监狱,是90年代之后犯罪性质的改变。70年代犯的是文化意识的错误,80年代犯的是流氓、抢劫和聚众斗殴。9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,诈骗、盗抢、强奸、贪污等犯罪形式的繁多,农场劳动改造模式已不符合当时的劳教制度。以前劳动改造几乎是散养,种甘蔗、砍甘蔗、摘桔子、摘油桐,现在劳改犯大多数是在铁窗内,干体力活的基本上没有了。

监狱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叫社会大学,天才到精英的或许就是几年前说: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阿奇哥。没拷进社会大学前业内小有名气,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一路顺风,有车企找他合作,有夜总会找他当经理,还跟人家合伙开烧烤摊,开通抖音账号直播,更有网友发视频穿着打扮像个成功人士,还开豪车。或许阿奇哥是社会大学目前最成功的的一位,起码是在网上最成功的的一位,让很多人羡慕不已。阿奇哥目前过得好不好起码我看不到,单凭几个视频就说它成功或许也太片面,如果成功还是低调点好,网络炒出来的成功人士会害苦人的。

现在的黎塘监狱和企业各自分开,砖厂、水泥厂、淀粉厂大部分都已破产,唯有糖厂、水厂和猪场还正常运作。猪场规模很大,足有上万头,前几年猪肉零售价近30元一斤,那时候没有非洲猪那可发大财了。大门以前还有黎塘监狱几个大字的,不知为何扣掉了,监狱位于洋桥镇与来宾市兴宾区的交界,距离黎塘还有近30公里的路程,为何叫黎塘监狱还真弄不明白,难道是蹭黎塘热,还是黎塘监狱的职工部分来自黎塘所以才取名黎塘监狱。

本文是记事性文稿,见物说物,见其所想,所想所写,如有不对的地方,敬请大伙谅解。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,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。原创文章,抄袭必究。

国营农场属于什么单位3

一天,邻村的一位村领导电话联系了我,向我了解节能项目方面的情况。闲谈之余,他居然羡慕起了我,说其宁愿搞我的位置。

其实,我们算邻居,地域只隔条河,他们是行政村,而我们是国营农场体制。现在的村经过了两轮合并,由原来的四个村合为了一个大村,面积和人口已经相当于我们近十个农场了。

那他为什么说羡慕我呢?调侃我吗?

我知道,他还真没说假话!

从体制上来说,行政村是政府序列,受乡镇及各级政府领导,农场属事业单位,受主管农业局领导。

村所对应的事务纷繁复杂,由乡镇及各级一层层压下来,很多是时间紧,任务重的,还有考核,与经费挂钩,所以,现在的村干部貌似比国家正式干部都忙!

农场呢,其实在原来从前的事业功能弱化后,和村一样进行着社会化管理。由于主管局农业局是业务单位,行政社会事务要由政府管,所以一直以来,农场有很多事项转由属地乡镇政府代管。

这个代管还是有很大不同,考核只到乡镇,对农场并没实质影响,特别是我们的经费不受影响。

这就只有配合的义务,而且,农场可以选择性的代管,那些民生性的,如计生、民政等就和乡镇沟通衔接好,让农场这些方面可以顺利纳入国家福利范畴,而那些虚的,就可以与我们毫不相干!

所以,每次在乡镇开会,村干部是绷紧神经,而我们却能优哉游哉!

其次,干部待遇方面也不同。村干部是没有编制的,说白了,是体制外的,工资福利虽会有点国家拨款,主要还是自筹;而农场干部是国家干部,工资福利经费是财政保障,虽然差额,但现在基本都全额保证了。

其他方面的还有更多不同,比如,村干部是选举产生,所以他们必须小心经营着群众关系,也就被牵扯进了一个更闹心的人情网;农场的干部是由上级派来的,所以只要搞好服务工作即可,可以做到更加单纯!

这也就是邻村领导想和我换个位的一些原因吧!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不同,请关注本头条号,我会陆续推出相关文章,欢迎留评指正!

阅读全文
返回顶部